近年来,东坡区院坚持以“质量立检、人才兴检、管理塑检、科技强检”为导向,统筹推进“八化”建设,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接待室、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涉检案件零上访工作单位、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等荣誉,干警受到省市各级表彰50余人次。2015年6月,顺利通过省检察院基层院建设评估并获好评。
一、突出“质量立检”导向,促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司法行为。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对照检查、案件评查等方式,查摆出司法不规范问题110条,逐一建立台账整改落实。如公诉部门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规范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的适用;案管部门制定了涉案款物管理规定,设立涉案赃款扣押专户,建立进出物品登记台账;执法一线和窗口部门开展作风整顿,充分保障当事人和律师权利。二是细化操作流程,完善监督机制。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了144个执法规程,1400个控制环节和5000多条操作标准。制定办案质量考评标准和案件评查制度,重点对判决无罪、不捕不诉、职务犯罪撤案等六类案件进行集中评查,及时查找并纠正案件质量问题。完善检委会议事规则,定期举办庭审观摩、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人民群众评判监督检察工作。三是探索检察创新,突出执法亮点。落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代理家长制”和法律援助机制;创新职务犯罪预防形式,探索建立了宣讲团专项预防、检企合作预防、检察室进园区宣传预防机制。建立健全了现场、电话、网上“三位一体”的预约阅卷制度,完善电子卷宗查询平台,保障律师阅卷权。
二、突出“人才兴检”导向,促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一是突出班子引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三严三实”和好干部标准为导向,严格落实党组议事、民主生活会、党组学习制度等,班子连年被评为“四好班子”。以中国梦、群众路线等主题活动为依托,积极邀请上级领导讲政治、本土专家讲传统、先进典型讲经验、党组成员讲心得,干警思想政治素养明显增强。二是丰富培养方式,培养优秀检察人才。开设“季度讲坛”,邀请法律专家、苏学专家、摄影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内部课堂”,举行案例教学、观摩庭审、公诉人论辩、侦查技能展示等练兵活动。积极为青年干警搭平台,选派4名干警到甘孜州九龙县院、区委、省院挂职锻炼。2013年以来,选配中层干部14人、副科职干部6人,交流4人到党政部门任副县职、副科职领导。三是依托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提炼了“明德、尚法、笃学、求是”的院训,以“笃行”、“凝聚”、“蓄秀”、“承继”为主题打造了“一厅四区”的文化建设集中展区。成立文体协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陶冶干警情操。积极协调解决干警职级,我院副科级以上干部52人,占总人数的80.3%,人数及比例均居全市基层院首位。关心干警生活,对干警生、丧、病、嫁、娶“五必访”,并定期组织健康体检。
三、突出“管理塑检”导向,促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一是健全机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2013年以来,新增内设机构5个,在尚义镇和岷东新区分别设立了派驻检察室,积极服务园区;成立未检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部实现专人专办、分案起诉;成立案管办,对执法办案进行统一、归口、全程、动态管理;成立网管中心,引进专业人才,保障办公办案信息化自动化。二是强化制度管理,规范职能运作。完善案件管理机制。坚持当天收案当天分流,强化对程序期限的实时监控和督促预警。严格执行证据审查、文书制作、询问讯问程序规范。职务犯罪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涉案财物“一案一账、一物一卡、账实相符”。完善管理制度。修订了检务督查、教育培训、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31项,编印成《管理制度汇编》。三是强化检务公开,实现管理信息化。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升级改版门户网站,建成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公开平台。开通微博、微信、手机报。拍摄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广告《金钱的牢笼》、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短片《检察视界》,在全市的公交车、商业中心LED广告屏、电视台等平台滚动播出,打造“阳光、规范、亲民、公信”的东坡检察新形象,“检务公开东坡模式”在全省推广。
四、突出“科技强检”导向,促进保障现代化实用化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万元建成了案件管理大厅、控告申诉大厅、检务查询平台,规范了办公区、警务区、办案工作区;打造了干警图书室、机关食堂及 “一厅四区”的文化展区;完成了办公楼环境改造,基层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强装备配套建设。建成了检察专网、党政网和三级机要通道,完善了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办公楼安防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各科室配备了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警戒装备、技侦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全面实现了办公办案现代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