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人民检察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队伍建设>>检察风采>>正文
【我身边的先进典型】第一书记张晓飞:带着初心去扶贫
2021-03-26 15:38  市人民检察院   (点击: )

张晓飞

眉山市人民检察院派驻青神县汉阳镇文新村第一书记。

 

2017年7月,张晓飞主动申请参与脱贫帮扶,在担任第一书记的4年里,他立足村情实际,抓产业、谋出路,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万余元,无一户返贫现象发生,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年收入达4万余元,村党组织由曾经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成为现在全县五星级党组织,文新村(原新路村)从远近闻名的“叫花子”村变成美丽富饶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出行难让村民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修路成为了他决心要做的第一件事。面对因为道路拓宽土地被占村民的反对声,他团结带领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向村民讲述修路带来的好处,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村民不仅免费出让土地,还义务投工投劳。面对修路资金短缺,他积极向原单位、上级各部门争取各项资金100余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拓宽道路7公里,硬化道路6公里,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泥泞小路成为了历史。

为准确了解贫困户情况,针对性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深入村社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细致分析研究致贫原因,对于年老、残疾等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他积极争取政策兜底措施;对于年富力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他积极协调乡镇、部门等提供公益性岗位。但他深知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要让贫困户自力更生。

 

他立足村情实际,确定产业扶贫思路,争取产业帮扶资金25余万元,积极联系农业部门,帮助贫困户种植“马克斗”树苗,壮大“马克斗”种植规模,在全县打响了晚熟柑橘品牌,同时前期争取的80余万元,修建水果保鲜库、洗果场和扶贫鱼塘,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万余元,并为贫困户创造岗位性收入3万余元,有效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

 

2019年由于村“两委”干部集体被免,本已到期轮换的他毅然选择留任。作为补选委员会主任,他不分昼夜深入群众了解问题根源,积极协调、处理各种历时遗留问题,逐字逐句研究选举相关法律法规。历经三个月,他顺利主持完成了该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妇女主任的补选工作,补选程序严格规范,得到了群众和组织认可,有效维护了基层稳定。作为党建一把手,他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攻坚”,先后与眉山市检察院、青神县检察院等4个支部实现了支部共建共联,党建工作引领全镇。

 

undefined

 

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冲在一线,每天奔波在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中,在抗洪抢险中,他组织搭建帐篷、安抚受灾群众、送去救灾物资,为17户受灾群众争取享受避险搬迁政策,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大为提升。2020年,文新村获评全县“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称号。

 

脱贫攻坚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他充分发挥法律工作专长,以法治为抓手,狠抓新班子的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时积极向村民普法,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解决贫困户赡养纠纷、车祸纠纷等问题,并引进资金在全村打造了“宪法广场”,营造了良好的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为全村注入了法治新风。

 

 

作为土生土长的汉阳人,他主动请缨回出生地、成长地扶贫的故事在汉阳镇口口相传,成为一段佳话。在他的努力下,全村33户贫困户无一户返贫现象发生,12户贫困户实现易地搬迁,2020年贫困户人均收入10400元。

 

 

已是首条
下一条:【我身边的先进典型】尚法为民,守正行远——女检察官的圆梦人生
分享到: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