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人民检察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队伍建设>>正文
眉山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新征程系列报道:洪雅县人民检察院以德邻之名 用公益诉讼保护绿水青山
2023-09-07 10:14  市人民检察院   (点击: )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与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行为之间的矛盾,洪雅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四个一”模式,实现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目标。

一套工作机制 推进制度完善

近年来,洪雅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法能动履职,完善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一方面,在全市出台《关于深入公益诉讼工作实施意见》,率先在洪雅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不仅明确了公益诉讼的总体规划、重点项目、实施步骤,还明确了检察院、法院、监察机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法共同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的相关职责以及协作衔接机制。

另一方面,结合洪雅县实际情况,洪雅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洪雅县管理站),签署《关于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洪雅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联合雅安市荥经县人民检察院,签订《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重点就水环境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等,构建起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全方位协作格局。

一个特色品牌 彰显使命担当

“最美桌山”瓦屋山下,不论风雨,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只为护佑这片山川里的动植物精灵;在“康养胜地”玉屏山麓,初春乍暖,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扛起锄头、俯下身子,只为给这条绿色长廊增添一抹色彩;在“连绵如画”的青衣江畔,寒来暑往,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定点巡查、分段观测,只为南飞候鸟提供安全的越冬驿站……“德邻”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以德为先,以邻为伴”,洪雅县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牵头成立眉山市首个由检察机关参与组建的公益保护工作室——德邻公益保护工作室,汇聚全社会公益力量,打造“德邻”生态检察品牌。以数字化方式推动集约化管理,围绕重点地区线上监测、公益劳动线上调动、生态修复线上管控三个方面,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守护好这片洪山雅水,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批典型案例 凝聚法治力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洪雅县人民检察院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

中山镇“习福塘”面积4亩,原用于当地农作物灌溉,因城市建设发展等原因荒废搁置20年。当地村民长期向塘内倾倒垃圾,偷排生活污水和牲畜粪便,致使场镇周围臭气熏天,塘内水体浑浊不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共利益。2021年,人大代表提出整治“习福塘”环境的意见建议,但相关部门一直未整治到位。2021年12月,该院在推进衔接转化试点工作过程中,发现“习福塘”公益诉讼线索,办案人员先后8次实地走访“习福塘”周边居民12户,深入了解案件情况。2022年1月10日,该院向中山镇人民政府提出检察建议,并抄送洪雅县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同年2月16日,该院邀请人大代表对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整改质效评估。中山镇人民政府一方面,已完成污水管网末端收集工作,并严格按照场镇总体规划审批场镇居民建房,杜绝了“习福塘”生活污水偷排现象;另一方面,启动“习福塘”土地改建为停车场的项目规划。下一步,还将在该区域设立环境保护宣传展板,全面展示该地整治前后效果对比,引导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村规民约。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责,洪雅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检察智慧和法治保障。

一批修复基地 保护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自2017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施行以来,洪雅县人民检察院致力于联合多方力量,全方位开展环境公益修复,形成公益保护最大的同心圆。

打造玉屏山“补植复绿”基地。该院主动与林业、森林公安、林场等涉林部门对接协调,探索建立了公益诉讼异地补种机制,目前已办理涉及公益诉讼“补植复绿”案20余件。

打造三彩广场“增殖放流”基地。该院积极探索运用恢复性司法理念进行水生态修复,并成功办理了全市首例非法捕捞水产品公益诉讼案,弥补了过去重护林、轻护水的缺陷,消除了全市增殖放流司法实践的空白。

打造青衣江河心岛“候鸟保护”基地。对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涉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公益损害赔偿金存入公益诉讼资金账户用于损害赔偿,后期该资金将在合适季节用于给在迁徙过程中有大量的体能消耗的候鸟提供补食。

洪雅县人民检察院将更实更好地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质效办理好每一件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法治力量。

(文章来源:眉山日报)

上一条:“东坡检影”荣获全省“十佳五十优”融媒传播创新奖
下一条:眉山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新征程系列报道:仁寿县人民检察院“3+3”模式践行公益诉讼初心使命
分享到: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