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检察机关在三重改革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到改革每深入一步,政治工作就跟进一步,才能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检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将从一名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角,就如何在改革叠加中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略谈几点意见。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面对改革,检察干警在工作和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反映。如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以传达贯彻上级机关的部署为主,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个干警,在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上还有一定差距。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动性不够。部分干警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检察机关重业务轻思想政治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观方面是业务部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部门的事情,自己没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存在综合部门热,业务部门冷的现象。
(三)教育培训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基层院处在化解社会矛盾的最前沿,涉案领域越来越广,案件越来越多,检察干警纷纷表示急需提高自身业务素能。但目前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强,对干警实际办案帮助不大。
(四)政工队伍自身建设有待加强。面对改革,政工干部普遍认为依靠以往的经验还是可以开展工作,不愿在理论学习和业务素能提高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了理性思考与分析,常常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限制。
二、加强和改进措施
(一)提升政治建设与检察工作的融合度。引导全院干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坚持用新时代检察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检察政治工作与检察工作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检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日常执法办案中,持续推进司法理念的转型,教育和引导干警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增强“一盘棋”思想,加强政工条线的交流互动,形成工作合力,统等各业务部门在工作中协同配合、同步推进,打好组合拳。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健全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制度机制,深入了解干警思想状况,同时征求干警在解决思想问题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向党组汇报研究对策建议。建立队伍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定期分析机制,随时关注改革时期队伍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可从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业发展、家庭生活7个方面进行分析,可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了解、个别谈话、平时观察等方式,对了解到的共性问题提交党组研究,对个性问题要提出对策,并一对一做好思想工作。
(三)增强岗位练兵和教育培训的实用性。深入调研分析内设机构改革后三类人员岗位素能需求,结合司法责任制下办案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联合检察业务部门完善素能培养机制,构建全方位素能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重点,务求以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如加大对现有检察官的培养力度,通过承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等方式锻炼培养一批业务专家办案能手,提高独立担当能力。针对辅助人员可开展案例研讨评析、出庭公诉观摩点评、实战技能演练等活动,建立一套有效的学习培训机制,快速提升其业务素质,努力打造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官队伍后备力量。
(四)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政工干部深刻认识政工部门在检察机关中的重要地位,教育引导政工人带头做事讲规矩,公道正派清廉,树立良好形象。加强政工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树立大政工理念,提升政工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政工干部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制定政工干部培养计划,充分开发政工干部的潜能,加快政工干部的成才步伐,建立健全政工干部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政工人才成长环境。
(五)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坚持“学习身边的典型”的选树导向,定期梳理集体、个人表彰奖励情况,从业务竞赛、大要案办理、重点改革创新等工作中发掘挖掘各个年龄层次的先进典型,建立先进典型储备库,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使干警学有榜样、评有标尺、赶有方向,打造勤学善思、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检察队伍,在全院树立起以创先争优、岗位奉献为荣的知行导向,推动干警加快成长、成才、成就。
(六)强化制度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制度要常抓不懈。政工部门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养成遇事找制度依据、履职遵循制度规范,抓好理论学习培训,抓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拓展提升,抓好意识形态和涉检舆情管理,抓好纪律作风建设规范。同时要协同检察业务部门强化信息化监督手段,推进信息化与检察办公、办案的深度融合,健全监管体系,依托案件流程监控和案件质量评查,加大对案件的监督管理,确保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