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近日,丹棱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切实保护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一是开展线索排查,找准问题。全面梳理排查近年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情况,发现政府公开信息中公民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被不同程度公开,致使公民个人信息处于泄露状态,危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共计排查出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条。
二是借助技术支持,夯实证据。丹棱县检察院将检察技术作为基础的办案手段,通过“公益诉讼+技术”,建立起公益诉讼与检察技术深度融合的办案模式。技术部门运用技术手段,协助收集提取、固定政府网站公开信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图片资料,助推公益诉讼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送达检察建议,督促整改。为尽快消除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防止损害继续扩大,丹棱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份,建议行政机关及时撤回或采取去标识化处理可能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府信息,并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程序,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审查。
四是持续动态监控,确保质效。丹棱县检察院紧盯检察建议制发效果,实行动态监督,相关行政机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涉及的个人信息进行撤回或去标识化处理,并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健全“经办人预审+科室初审+分管领导终审”的层级审批制度,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审查,确保了检察建议内容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