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开展以来,彭山区检察院通过对近年来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梳理、筛选,发现2名政协委员均提出了关于解决城市道路“僵尸车”问题的建议,该议案指出彭山区部分废旧汽车、电动车、自行车长期停放在城市道路、居民社区的公共区域,成为无人问津的“僵尸车”,对市容市貌、公共停车资源、公共安全等均造成负面影响,且由于行政职能交叉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疑难问题,“僵尸车”问题至今难以彻底根治。
彭山区检察院将关于“僵尸车”整治问题的政协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线索,一是深入走访,摸清情况。对辖区内多条道路进行走访查看,通过询问道路停车管理员和现场拍照的方式,掌握了辖区内“僵尸车”的数量以及停放年限等基本情况。二是依据法规,明晰责任。“僵尸车”停放零星、分散,整治工作涉及多个行政执法机关,存在一定治理难度,彭山区检察院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厘清涉及“僵尸车”整治工作的各单位职责。三是发出建议,督促整治。从长期违法停车及丢弃废置车辆的不同法律视角,将两份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分别向区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建议相关单位依法履职,密切协作,通过联合执法的方式对彭山区“僵尸车”开展排查整治,彻底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僵尸车”问题。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整治。通过张贴公告和电话通知的形式提前告知车主在规定期限将车辆自行驶离,逾期不清理的,依法予以拖离。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开展不定期巡查,加大对“僵尸车”执法检查力度,多管齐下,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确保“僵尸车”整治工作常效常治。